一、简述传统数据挖掘技术与现在数据挖掘技术?
1、传统数据挖掘技术都是基于集中式的底层软件架构开发,难以并行化,因而在处理TB级以上数据的效率低。其次是数据分析精度难以随着数据量提升而得到改进,特别是难以应对非结构化数据。
2、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所出现的数据挖掘技术,这些数据挖掘技术大多可以从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所感兴趣的、事先不知的、隐含在数据中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用概念、规则、规律和模式等方式展示给用户,使用户得以解决信息时代中的“数量过量,信息不足”的矛盾。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应该是从数据库中知识发现技术(KDD)研究的起步,知识发现技术是随着数据库开始存储了大量业务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这些数据、挖掘这些数据背后的知识而发展起来的。
二、简述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技术的四大特点?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技术的四大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强、数据独立性高、结构化强等特点。
数据库管理技术有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的管理者是用户、面向有一应用程序、数据之间无共享。文件管理阶段数据的管理者为文件系统、有一定的共享性、记录内有结构。而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强、数据独立性高、结构化强等特点。
三、简述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点?
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与云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控制。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传感器技术:新能源汽车通过各种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这些传感器还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是其核心之一,涉及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寿命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目前,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广泛。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多个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算法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障碍物识别和避障等功能,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是其重要配套设施之一,涉及到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等方面。充电设施需要满足快速充电、安全可靠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汽车需要通过轻量化技术来降低车身重量,从而提高车辆的能效和续航里程。轻量化技术可以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等方式实现。
智能互联技术:智能互联技术是将互联网与汽车相连接的一种技术,可以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实现语音控制、导航、娱乐等多种功能,提高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四、简述姜维的相关故事内容?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
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后死于战场,姜维任参军。公元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夺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镇守天水的魏将姜维归附蜀汉,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代。从文字上看,古代“羌”、“姜”字形相近,一音之转。《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可证,姜维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干部”之一。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归附蜀汉后曾先后四次随诸葛亮出师北伐,立下了许多战功。诸葛亮逝世后,他从容镇定,有条不紊地整顿军马安全撤退。费祎死后,他总揽军权,曾先后多次出兵北伐,决心完成前人未竟事业统一天下。直到刘禅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另外,姜维在继承相贯彻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方面,也作了许多努力,有一定贡献。诸葛亮死后,姜维为凉州刺史。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变乱,姜维率兵前往平定。随后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一带,大战魏将郭淮、夏侯霸于洮西。这两次出兵,他都注意贯彻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抚了少数民族,调整了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团结的愿望。有人说,诸葛亮特别器重姜维,除了姜维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为姜维是少数民族将领,熟悉民族地区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势。重用他不仅有利北伐,而且体现了“和夷”政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魏国内乱,姜维乘机出兵伐魏。魏将王瓘领兵假降姜维,姜维将计就计,令他帮蜀军押运粮草,暗中派人监视王瓘的行动。蜀军捉了一名奸细,搜出了王瓘给邓艾的书信,约定八月二十日把粮草押送到魏营,要邓艾到云山谷接应。姜维把八月二十日改为八月十五日,挑了一个精明的兵士扮成魏军,把信送往魏营。邓艾在八月十五日前去接应,被蜀军杀得大败,只好下马混入步兵中才得以逃脱。王瓘见事迹败露,无法脱身,便烧毁了栈道和关隘。姜维怕汉中有危险,抄小路截杀王瓘,王瓘投黑龙江而死。姜维派人抢修栈道,又整顿军粮兵器,第八次上表要求伐魏,刘禅同意。老将廖化劝姜维不要攻打魏国,姜维大怒,留廖化守汉中,自领大军出征,命夏侯霸为先锋。夏侯霸领兵到洮阳城下,见城门大开,心里虽然疑惑。但是众将一心只想立功,便不顾一切向城里冲去。才刚进城门,吊桥便忽然拉起,城上乱箭射来,把夏侯霸和五百军士都射死了。姜维令张翼去攻祁山,被邓艾料到,引兵将张翼截在后山厮杀,幸好姜维领兵杀到,前后夹击,将邓艾的寨子围得铁桶一般密不通风。邓艾守了半月,见无法解围,便找到党均,让他去成都贿赂宦官黄皓。黄皓见财眼开,便在刘禅面前散布姜维要造反的谣言,后主大惊,便下诏召回了姜维。姜维撤兵回到成都,劝刘禅杀掉黄皓。后主不愿意。秘书郎却正劝姜维速去沓中屯田避祸,姜维便照他的话去做了。司马昭得知姜维在沓中避祸,而刘禅昏庸无能,便令邓艾、钟会领兵伐蜀。钟会却大造兵船,训练水军。司马昭一问之下方知钟会要用声东击西之计,这时才明白钟会的城府颇深,便对他有了戒心。姜维在沓中得知钟会、邓艾要领兵伐蜀,连夜报告刘禅,要调沓中的兵马去拒敌。后主刘禅向黄皓问计,黄皓便向神婆问吉凶。神婆说再过不久魏国就要归降蜀国了。后主便放心的在宫中吃喝玩乐,将抗敌之事置诸脑后。钟会的兵马只消一战就夺下了南郑关,接着马上引兵围攻阳平关。守将蒋舒不敢出战,傅佥引兵杀敌,被魏兵包围,蒋舒献关投降,傅佥最后自杀身亡。姜维见邓艾大军杀到,急忙传令叫廖化领兵接应。姜维打退了魏将王颀、牵弘,又被邓艾包围,姜维死战才得以脱身。姜维发往成都的告急文书都被宦官黄皓扣押了,所以刘禅对战况毫无所知。姜维见援兵不来,便引兵假装要攻雍州。魏将诸葛绪怕雍州失守,慌忙撤兵,姜维才过了阴平,直奔剑阁。姜维到了剑阁之后,决心死守。诸葛绪领兵来攻剑阁,被姜维杀得大败而逃。钟会令人将诸葛绪绑了,打算问斩。部下知道诸葛绪是邓艾的人,都赶来劝阻钟会令人将诸葛绪装在囚车里,送往洛阳请司马昭发落。从此邓艾与钟会心结日深。邓艾为了与钟会抢功,决定从小路进攻成都。一路翻山越岭,走的尽是无人之地。邓艾从摩天岭用绳子荡下山去,其余的将士看了,也都依样画葫芦的下山。邓艾在阴平山顶看见一大空寨,原来诸葛亮生前曾派兵驻守此地,后来刘禅却将兵撤走了。邓艾叹息地说:“如果不是刘禅昏庸,姜维疏忽大意,我军如何能平安到达这里?” 邓艾兵贵神速,接连攻下了江油、涪城,直取绵竹。刘禅得知魏军已到了绵竹,哭求孔明之子诸葛瞻领兵退敌。诸葛瞻父子领兵七万前往绵竹迎战邓艾。诸葛瞻父子几次打败邓忠、师纂。邓艾用计包围了诸葛瞻,诸葛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了数百名魏兵,魏兵一齐放箭,诸葛瞻中箭落马,自刎报国。儿子诸葛尚也战死阵中,魏军便破了绵竹。五、简述与h-o理论相关的相关理论?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禀赋则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率,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别名
H-O理论
亦称
要素比例理论
简介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y),又叫做要素比例理论(Factor Proportion Theory)。
理论没有试图去解释国际间生产率的重要差异。这种差异致使各国间比较成本的不同,并由此引起国际贸易。在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这些生产率差异本身被归因于各国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这种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实际上肩负了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重任:比较明显的对外贸易商品构成的原因,如要素质量的国际差异以同一产品生产函数的差异等,都通过假设前提而精心排除了。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最终形成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T):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足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这个定理看似甚有道理,但却也十分鲁莽,它用供给条件解释整个外贸商品的构成,如果(比如说)一国的进口需求倾向于用其富足的要素比较密集地生产的那些物品,那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就没法解释了。
对于现行形式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萨缪尔森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的功绩,要比赫克谢尔1919年的开创性文章和俄林据此加工和发展而形成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年)一书的功绩要大。
在一系列特定条件下,自由贸易将使要素价格基本上完全、而不是局部均等。这些特定条件包括:完全竞争、无交换成本、不完全专业化、相同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无外生经济、在所有相对要素价格上相对要素密集程度不变、要素质量相同、要素数量不大于商品数量。这种绝妙的阐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最后推广到了n个国家、n种要素和n种物品;H-O理论则没能做到这一点,它至今仍只是一个讨论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和两种商品的定理(巴格沃廷,1965年,第175—6页
六、简述报文交换技术的数据交换过程?
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其数据交换过程如下:
1. 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封装成报文,并加上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必要的控制信息。
2. 发送端将报文发送给第一个中间节点(例如路由器),中间节点接收到报文后,进行转发或处理,并根据目标地址将报文发送给下一个中间节点或最终目标节点。
3. 中间节点或最终目标节点接收到报文后,进行解封装和处理,并根据需要生成新的报文或响应报文,再次发送给下一个中间节点或发送端。
4. 报文在中间节点之间进行传输时,可能会经历多个中间节点,每个中间节点都会根据自己的路由算法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转发,以保证报文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目标节点。
5. 当报文到达目标节点后,目标节点可以进行响应操作,例如发送确认消息、更新状态等。
需要注意的是,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数据交换技术,每个报文都需要建立连接和维护状态,因此在进行大量数据传输时,需要考虑报文交换的效率和可靠性。
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其用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报文交换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报文的传输和交换,可以使不同计算机之间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
2. 实现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报文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之一,通过报文的传输和交换,可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快速、准确传输。
3. 实现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报文交换技术可以通过在报文中添加控制信息和错误检测码等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4. 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通过报文交换技术,可以将网络资源(如打印机、硬盘等)共享给不同的用户,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 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报文交换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通过报文的传输和交换,可以远程控制和管理不同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总而言之,报文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数据交换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实现数据传输、资源共享、远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七、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要求
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人才培养。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要求也逐渐成为企业招聘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并分析其在当前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
技术技能
在大数据领域,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熟练掌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技术是大数据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此外,熟悉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编程能力
对于大数据相关岗位而言,良好的编程能力是必备的技能之一。熟练掌握Python、R、Java等编程语言,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库知识
在大数据领域中,对于各类数据库的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熟悉SQL语言,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等,可以帮助数据分析师更好地处理和管理海量数据。
数据架构
了解数据架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对于大数据相关岗位的从业者至关重要。熟悉各种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了解数据仓库、数据湖等概念,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架构,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
数据安全
在大数据应用中,数据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了解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掌握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保护企业重要数据的安全,是大数据相关岗位从业者不可或缺的技能。
综合能力
除了以上技术要求外,综合能力也是大数据从业者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良好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将帮助从业者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总的来说,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要求涵盖了数据技术、编程能力、数据库知识、数据架构、数据安全以及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具备这些技能和能力将有助于大数据从业者在职场上脱颖而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突破。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要求有所帮助。
八、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相关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的研究和探讨变得愈发重要。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指由传统数据处理软件难以处理的海量、高增长率或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这些数据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的能力范围,因此需要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来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大数据具有"3V"特征,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速度快(Velocity)、数据多样化(Variety)。
大数据相关技术
大数据相关技术涵盖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其中,数据采集是大数据处理的第一步,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和平台收集数据;数据存储则是将这些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存储;数据处理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处理,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数据分析则是利用各种算法和工具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数据应用则是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为决策提供支持。
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研究领域
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研究人员通过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还能为各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向。
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的重要性
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推动技术创新: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的研究可以推动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为社会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效率和质量。
- 促进学术交流: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共享。
- 推动产业发展: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究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结语
大数据相关技术论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能够关注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九、简述剧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技术?
剧库系统分三个阶段:
1、单机系统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简述剧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统阶段一、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十、谷神星的相关数据?
谷神星发现者朱塞普·皮亚齐发现日期1801年1月1日编号 MPC编号谷神星(小行星1)命名依据刻瑞斯其他名称A899 OF; 1943 XB小行星分类矮行星 主带AdjectiveCererian轨道参数 2009年6月18日远日点446,669,320km近日点380,995,855km半长轴413,832,587km离心率0.07934轨道周期1680.5日平均速度17.882km/s平近点角27.448°轨道倾角10.585°(相对于黄道)升交点黄经80.399°近日点参数72.825°物理特征 赤道半径487.3±1.8km极半径454.7±1.6km质量9.43±0.07×10kg平均密度2.077±0.036g/cm表面重力0.27m/s逃逸速度0.51km/s转轴倾角about 3°北极赤经19 h 24 min 291°北极赤纬59°反照率0.090±0.0033(几何)视星等6.7绝对星等(H)3.36±0.02角直径0.84至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