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物联网应用程序

一、如何开发物联网应用程序

通过使用ThingWorx所有数据的处理,OnFarm减少了大量的web控制面板的工作,只需通过ThingWorx的API就能连接到数据上了。

该公司聘请了一位开发人员来通过JavaScript编写连接器,允许新传感器与ThingWorx平台通信。这一代码置于ThingWorx内部。另外,该公司还聘请了四位开发人员进行OnFarm web应用前端的开发,大部分的编程工作使用了 Bootstrap、AngularJS和JavaScript。这个前端通过RESTful API可以连接到后面的ThingWorx上。这个过程非常简单,让人能够专注于前端使用数据进的数据性能和灵活性。

目前,OnFarm收集的数据来自在于5,000多种客户的“事物”,每个月收集大约7百万条数据。这一数据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所有的预构建平台还有一个好处是就它的可扩展性,现已经经过验证。这很重要,因为物联网应用程序相对较新。如果物联网可以像许多人期望的那样获得成功,然后像OnFarm这样的应用程序供应商可能需要每年以非常快的速度来扩展他们的产品。

二、如何成功开发一款物联网应用

拿工业物联网说一下,工业有机器、人、仓库、物料、财务,物联网就是将这些物体转换为数据,通过云端大数据处理后在管理人员的手机、电脑显示。

所以你需要软件团队(设计、前端、后端)把APP做出来;硬件团队(智能传感器)把数据采集回来;还需要云端服务器储存和处理大数据。

目前市面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做得好的有甲骨文公司、SAP公司,不过普遍比较贵。国内也有创业团队做的MES软件,比较符合国内制造产商的实际情况,花大价钱买一堆自己用不上的功能其实没有必要,满足自身管理需求更重要。有兴趣可以百度“哐哐智造”进行了解。

三、Java 物联网开发需要哪些技术储备

1、 Unix/Linux平台技术:

Unix系统原理、Unix常用命令、Shell编程。

2、 Java EE核心技术:

Java语言核心、Java高级API、JVM及性能优化、Java Security、JDBC、Servlet/JSP、JNDI、JMS、JAAS、EJB3.0、JSF、JPA

3、 Oracle企业级数据库技术:

Oracle体系结构、Oracle高级编程、SQL语句及调优、数据库设计

4、 Android 3G技术:

3G核心概念、Android SDK、Android游戏开发、Android多媒体开发、Android网络通信开发、Google服务、地图搜索和导航。

5、 主流开源框架技术和解决方案:

Struts2.1.6、Hibernate3.2、Spring2.5、搜索引擎Lucene、工作流引擎JBPM 、ApacheCommons核心组件、Ant、Junit、Log4j、OSCache、CGLib、FreeMarker、Jfreechart、Jasperreports。

6、 Web 2.0及Web3.0核心技术:

HTML\CSS高级技巧、JavaScript高级、Ajax、jQuery高级应用、DWR。

7、 WebLogic、Jboss商用服务器技术:

WebLogic商用服务器安装、配置及管理、Jboss、安装、配置及管理。

8、 SOA及及云计算技术:

WebService、分布式组件技术、SOA核心要件、SaaS、PaaS、IaaS、Google及Amazon。

9、 RFID及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概念、RFID技术应用等。

四、物联网软件开发思路是怎样的呢?

如今物联网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汇,人们将之比喻为地球表面的“人造皮肤”。每个人对物联网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其实这也难怪,毕竟物联网超大的涵盖面以及超长的产业链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企业都能从自己的立场去诠释物联网。

不过,目前业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认为物联网基本上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全面感知,就是让物品会“说话”,将物品信息进行识别、采集。第二个是可靠传递,就是通过现有的2G、3G以及未来4G通信网络将信息进行可靠传输。第三个是智能处理,通过后台的庞大系统来进行智能分析和管理。

如果说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满足了前两个条件,那么第三个条件则必须通过软件技术去实现。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信息网络与传输基础较好,但是在传感器和芯片制造、集成、预处理等方面还很薄弱,同时海量信息处理的软件技术也很薄弱。

软件技术支撑数据采集RFID中间件待突破

物联网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第一层即感知层至关重要,物体的感知和数据的采集就是靠这一层。说到数据采集就不得不提到RFID(射频识别),SAPBusiness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向《中国电子报》表示,对于RFID,一方面硬件厂商可以自己研发出相应软件,比如在硬件里面封装一些软件;另一方面,软件厂商本身也可以提供射频技术。“在未来的物联网里面,除了软件起很大作用以外,硬件和软件必须充分结合起来,包括射频识别技术。因此,整个市场应该是非常大的。”鲁百年说道。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在高频应用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读写机具设计、制造到应用的成熟的产业链。而在国际上重点发展的超高频领域,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也加紧了追赶的步伐。但是,目前我国RFID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还比较薄弱。“由于进入RFID领域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的企业,本身资金实力就比较薄弱,再加上要维持企业的运营,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在RFID软件设计方面,许多国内企业都有能力设计目前应用较普遍的闭环式RFID系统软件。而在RFID中间件领域,IBM、BEA等企业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目前中国还没有可以在技术实力上与之抗衡的企业。

不过,RFID中间件技术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谁掌握了中间件技术,谁就有可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差异化的产品需求。这也是克服孤岛式闭环应用的关键。”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杨运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