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工业4.0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二、如何突破制造业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改革了制造业,欧美因此成为工业先进国家,之后在中国低廉劳动力抢占制造商机,世界工业聚焦逐渐东移;但由于近年劳动人权较为提升,加上自动化技术发展加快,欧美制造业以计算机人工智能取代传统人力的趋势逐渐明朗,从自动化转型为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的新兴浪潮。
智能化的概念目前仍相当模糊,而且一般智能化常会与自动化混淆。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自动化只是单纯的控制,智能化运动化则是在控制端加上数据挖掘,采集后的数据必须能无缝传送到后端累积成庞大数据库,管理系统再依据数据库的讯息,分析、制定出正确决策,而这些决策同时也附加自动化设备与以往不同的功能。例如作为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第一品牌以及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的广东拓斯达为例,通过中央供料系统、机械手、在注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机械手在非结构复杂环境下的信息综合与处理、针对复杂任务的规划和协调的难度和影响变得突出,采用信息反馈、优化控制、协调集成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去解决,控制学科在系统优化和综合集成方面的优势,将越来越在智能机械手中发挥主导作用。
当然制造设备的智能化不只设备自我诊断,还有其他相当多功能。自动化设备要升级到智慧化,必须透过专业的硬件厂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一般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多已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客制设计,更上一层楼的智能化自然需要硬件供货商更进一步的协助,而面对此一情况,硬件供货商也必须加重自身原来的专业咨询角色。
三、传统校服厂咋进行智能化转型?
传统的企业想要智能化转型必然需要智能化技术的支持,而智能技术的开发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的厂家一则承受不起,二则因为没有经验很难转型。不过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平台,让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比如钦家ISUS智能校服,他们既是技术提供者又是平台运营者,为传统校服厂商提供产品解决方案。传统校服厂商的生产+新技术的植入,就可以快速轻松转型,迅速找出市场突破口。
四、中国电信转型3.0指
中国电信转型3.0指的是:着重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为用户提供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引领数字生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为顺应“智能化”这一时代潮流和产业方向,2016年中国电信提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通过智能牵引转型升级的3.0战略,着重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
在转型战略3.0引领下,中国电信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FDD运营商、全球最大的光网运营商,以及全球最大的CDMA+FDD终端市场。
2016年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S 2016)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在发布了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新战略3.0。他表示,智能服务时代即将来临,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着重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为用户提供综合智能信息服务。
五、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做?
一、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市场活力和体制优势为依托,加强对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支持,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
二、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适应制造业高可靠、大覆盖、低时延的要求,夯实高速互联和智能控制的基础能力,筑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三、是支持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鼓励基础好、实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
四、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标准制定。支持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参考结构,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加强标准体系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促进标准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