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一、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全球制造业发展大趋势

近几十年来,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推动下,促使全球制造业向着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这6大方向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全球化,即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实现信息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销售服务网络,使制造业突破传统企业、社会和国家的界限,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全球协作和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

精益化,即通过信息化的工艺管理模式、工艺配置和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的有效管控,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实施企业精益运作,提高核心竞争力。

专业化,即通过供应链和企业集群的专业分工协作,制造企业从“大而全”向“专而精”方向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源,在价值链中寻找合适的定位,实现利润和附加值的最大化。

服务化,即应对竞争和供大于求的全球市场,制造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和专业外包,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单纯提高产品质量向提高产品的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转变,走向价值链高端。

绿色化,即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提高环境利用率,从以往的高能耗向低能高效转变,实现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智能化,即充636f70797a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特别是当前的云制造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我国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确定了以先进航空装备、高速铁路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我国制造业迈向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高端制造业目前尚属低端制造能力,存在着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能耗/物耗高等问题,与高端制造的要求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发展高端制造必须依靠高技术,不仅要研发出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智能的产品,还要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

集成协同、制造服务和智能制造形成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使能技术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仓库、信息安全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与制造技术融合,特别是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形成了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使能技术,带动制造业信息化不断迈上新台阶,推动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

随着新一代的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泛在网的发展,特别是以新一代的企业经营集成、SOA架构、数据中心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全球化业务协作、产业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我们看到:新一代的波音787飞机已经建立了全球化生产网络,实现了跨135个地区、180个供应商的协同工作;洛·马公司建成了全球性的集成数字化环境,用以支持联合攻击机F-35项目的设计、制造与维修服务。

信息技术特别是制造服务技术推动着制造业向服务转型。以云计算、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服务技术,实现了制造服务生命周期管理、MRO、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协作、产品成套与工程总包,实现了从过去的卖产品到如今的卖服务。例如:通用电气利用服务战略,已经实现从传统制造卖航空发动机向卖发动机的飞行服务转型;Salesforce通过云计算服务平台向分布于全球的企业提供CRM等一系列在线服务。

制造物联技术以嵌入式、RFID、商务智能、虚拟仿真与建模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了产品智能化、制造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辅助决策等应用。例如,我国的动车、高铁广泛应用嵌入式技术和RFID技术,实现了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列车运营的控制、监测与诊断,也实现了整个运营的集约化管理。再比如汽车,正在朝着全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也在走向车联化和智能交通。宝马汽车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了车身控制系统智能化,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车辆喷涂、装配过程的定制化和准时化。

二、自动化与智能化

简言之,自动化是设备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工作,多用于流程性很强的单一重复性工作。比如生产制造行业。

智能化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环境状态,将环境状态变化情况数据化、变量化。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行为规则参照环境变量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使其自动调节状态完成工作。目前多用于各种环境控制工程。

加上传感器能感知环境变化并且根据变化进行自动调整的自动化就是智能化

三、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智能化城市?智能化城市规划是不是第一步?

说实话!很向往科幻电影里的未来城市,有了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加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技术,这样的城市会很爽歪歪。记得以前的电影里都把未来设定在2020年或者2050年,很惊讶的发现,我们居然已经到2020年了!然而其实2020年并没有科幻电影里吹嘘得那么智能化,那在2050年是不是能达到“幻想”呢?答案肯定要从智能化城市规划中去寻找。

何谓智能化城市规划呢?

其实就是拆分成三个关键词:“智能”城市“规划”。

智能:以技术手段,围绕城市活动主体,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城市进行精准、统一的数字化管理;

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规划:以一种超前的眼光对现有的事物进行预测与计划,避免未来问题的发生,未来的智能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城市的效率提升。

想看看经过未来智能化城市规划后未来城市的雏形吗?到底和电影里的有什么区别?无意间发现的surbanajurong.com/sectors/?lang=zh-hans 可以去这家公司的官网上看看,这是一家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咨询公司,是来自新加坡的盛裕,他们有很多有科技感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案例。我觉得未来新加坡会是首先到达“智能化”未来的国家,因为新加坡是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很早就开始智能化建设,制定许多大胆计划引入科技创新。我看过一份《智能化城市竞争力分析报告》(Smart Cities Competitive Assessment report),它显示新加坡击败迪拜、伦敦,位居榜首。新加坡在所有创新标准中得分最高,特别聚焦于移动即服务(MaaS)和货运即服务(FaaS),以保持其作为交通和货运枢纽在无人驾驶出租车、自动穿梭巴士、队列测试项目的主导地位。此外,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计划解决了与高密度生活有关的各类城市问题。新加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我们的城市智能化发展如果希望早日实现科幻电影中的画面,还是先要争取早日把新加坡许多理念和模式活学活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