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物流业到底如何转型升级
“互联网+”概念不断拥抱和改造传统行业,物流业也不例外。在电商和“互联网+”的刺激下,传统物流企业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融入互联网+战略,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式是传统物流企业快速摆脱弊病实现华丽升级的必经之路。
针对我国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规划师提出了3点建议:
一是加快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1、完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智能化配套设施。
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交易、办公、金融一体化和网络化建设,促进不同功能区间互联互通,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加快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和深度感知的仓储管理系统,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
2、完善和提升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鼓励物流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开展物流跟踪定位、配送路线优化、实时路况调整等技术的装备应用,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推广应用智能快(邮)件箱,新建或改造利用现有资源。
二是加快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加强建设面向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的智能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金融服务、智能分析、信用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
二、粮食立筒仓按工作性能分哪几种?
华建粮食立筒仓按工作性能分为:
1、收纳仓:是担负接收农民和农场送交的定购、议价粮,不做长期储存,一般建小型钢板仓或砖筒仓,配移动式粮仓机械。
2、储备仓:是长期储粮的立筒仓,建钢筋混凝土立筒仓有利于粮食常年保管,配有固定的进出粮、清理、计量、通风等设备,储粮防治功能比较完善。
3、中转仓:港口、江河码头及铁路沿线仓库的粮食吞吐量大,周转次数多,要求快装快卸,一般是建大、中型的钢筋混凝土或钢板立筒仓,配备相适应的粮仓设备。进出口粮食的立筒仓容量一般在五万吨以上,要有较高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用装卸能力大的设备,使立筒仓的作业保持高效率。如天津新港的钢板仓,单仓容量4500吨,共14个仓筒,总容量达6万多吨。
港口来粮,卸粮机从船中将粮食提升至岸上的输送设备,经过计量,清杂设备后入粮仓中,全部自动完成。
4、加工
三、粮食企业粮库一线生产工人多大年龄退休
按规定和一般工人一样,男60女50,或女干部满55岁的。
但有的内部为了减员增效,企业内部实施内部退休,年龄较早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