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新集的情况

一、想了解新集的情况

正是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国投新集打造了被誉为国内第一个数字化矿井的刘庄煤矿,在国内首次实现办公系统、矿井综合监测监控系统、互联网综合集成,做到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均在地面集中控制和监控,井下各系统的控制实现无人值守,对地面各车间除副井、锅炉房和瓦斯抽放站外,均实现无人值守,设备的控制和监视均在调度中心完成。

刘庄煤矿是国家和安徽省“十五”重点项目,于2003年初开工建设,一期工程(300万吨/年)已于2006年10月16日建成试运转。刘庄井田面积8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15.6亿吨,煤质优良,属中灰、低硫-特低硫、低磷-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气煤,是良好的动力、化工用煤和炼焦配煤,符合环保政策对燃煤质量的要求,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为把全国首家数字化矿井打造为全国现代化矿井的典范,国投新集在刘庄煤矿建设过程中创造了煤炭行业基本建设六项新纪录。

二、UWB定位技术在煤矿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

UWB定位技术主要就是在煤矿建设中对人员进行定位,保证人员井下作业安全,同时还可联动气体、粉尘等传感器进行环境监测, 在紧急情况下,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双向报警,提高事故响应速度。通过智能巡检功能,可对井下人员巡检工作考核管理,规范巡检流程。

a、实时监测:对井下人员的精确分布情况分区域实时监测。

b、查找人员当前位置:输入任意人员的姓名或编号,可以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示此人当前精确位置。

c、井下人员跟踪:在井下巷道图上实时动态地显示他们的行踪。

d、统计查询进人特殊区域人员:对于井下某些特殊区域随时进行查询,列出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和出、入时间。

e、双向告警和呼救功能:井下出现紧急情况时,带卡人员可以通过按住标签卡的报警按钮,主动将紧急情况通知地面系统,采取应急救援方案。

f、系统管理功能:系统的管理软件能够分配多个不同权限的用户,方便各个用户在网络终端上同时运行软件。EHIGH恒高提供完善的接口,供应用层业务逻辑调用,以便快速完成业务软件开发。

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的各种记录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大中型煤矿及广大乡镇小煤矿已大量装备了井下定位系统,这些装备的推广应用大大改善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但目前煤矿井下还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一旦事故发生,对井下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信息,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效果不理想。我们认为,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子信息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石开公司开发新型煤矿井下定位管理系统,襄樊石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就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查看井下人数量。如果发生灾变,还可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情况、在软件中可显示被困人员数量,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井下定位管理功能,对矿井人员进行井下定位管理。

一、系统概述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SUPER-RFID技术的煤矿井下定位系统。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井下定位管理系统技术先进、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符合煤矿实际需要。该系统的成功推出必将为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事故后的抢险救灾发挥积极作用。

二、系统构成简图 三、设计原则 1、实现用户目前的井下定位需求,并为用户预留出足够的系统扩展空间;

2、全部识别设备基于计算机局域网建设,保证井下定位系统十年内不淘汰;

3、整个井下定位系统设计为:集中控制、分散管理,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系统具备应付网络瘫痪、服务器故障的能力,所有井下定位机具备完全的单机独立运行能力;

5、井下井下定位的当前识别记录可实时存入数库;

6、可对特定的人员进行实时跟踪(其精度与监测分站的多少有关),并提供人员考勤作业,人员进出等多番吧的详细数据。

7、实现下井作业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实现井下人员分布的可视化,并且使系统管理充分人性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

8、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该系统立刻可以知道坑道作业面工作人员的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

四、设计目标 ◇ 使用先进的标准化网络设备,实现全面精确实时的人事井下定位管理要求

◆ 终端设备直接连接到公司内部局域网,使得整个系统基于先进的网络结构,实现更多管理、查询、维护功能;

◇ 网络断开时,井下定位终端机可完全单机运行,待网络恢复后可自动上传井下定位记录;

◆ 整个管理系统包括井下定位管理、人事管理、卡片/指纹建档、记录查询、报表汇总等应用模块,能为公司在人事井下定位等日常管理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服务;

◇ 井下定位软件允许集中授权、分散管理;

◆ 具有灵活、全面的报表系统,用户可自定义报表格式,适用于各种需求;

◇ 有单独的报表显示出下井人员的详细信息、下井的时间、上井的时间。实时自动统计出下井人员的详细资料以及下井人员的日报表及月报表。一旦发生事故可即时显示出未上井人员的数量及资料。

五、管理系统整体介绍 矿井井下定位管理系统是集人员管理、井下定位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强大,使用方便,适用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井下定位管理。

本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系统应用软件,实现井下定位数据管理、报表、与井下定位通讯等;另一种就是指纹考情机。在软件里提供了与井下定位设备通讯的功能,通过软件可远程控制井下定位设备方便用户操作。在软件里设置了用户权限,系统管理员可随时添加/删除用户,分配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所允许使用的功能不同,这样既便于管理用户,又保证了系统可靠、安全。

六、矿井井下定位管理体系 1、对单个人可设定‘当班多次下井记一次’、‘最低下井时长/次数’、‘下井人员’等设置选择项。

2、根据设定的下井时间、上井时间及连班设置,系统可自动搜索出人员的指纹记录。

3、针对下井人员的时长,可根据表格颜色查看不同时长表示的颜色,统计当前下井人数。

4、详细的报表统计,人员下井各个班次的详细情况,如下井时间、迟到早退时间及迟到、早退时长(可分别显示下井人员连班、不连班下井信息)。每人每天下井班次情况用符号的形式显示在报表中。方便管理员查看。

5、根据人员下井情况,统计出人员最低下井次数及人员欠下井的数据。

6、报表打印:可自动生成报表,实时上传下载,方便统计、考核各部门人员的出勤率对各钟报表可导出EXCEL报表进行备份打印。

七、部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