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介绍:人工智能概念股有哪些

概念股介绍:人工智能概念股有哪些

秦川发展(000837):7月份公告称,计划总投资19400万元建设9万套(一期)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术改造项目。此次投资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争取实现替代进口,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机器人关键部件受制于国外的局面。

三一重工(600031):已于2011年底就与重庆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联合重庆市内相关企业,共同投资组建机器人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玩具机器人、军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太空机器人等七大领域的创新与研发。目前机器人研发已经作为独立的项目组分离出研究院。

巨轮股份(002031):根据公司规划,工业机器人将是公司谋求战略升级的一个新的方向。未来工业机器人能否成为公司新的拳头产品、顺利进入收获期将值得关注。

钱江摩托(000913):2012年11月23日,钱江摩托五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加强工业机器人研发工作事项。目前,公司已收到浙江省政府对工业机器人研发工作的支持款项500万元和温岭市政府支持款项500万元,合计1000万元。

华中数控(300161):公司表示,考虑到当前机器人市场的特点和公司的能力和资源,公司目前的重点还是放在机器人控制系统(含伺服驱动和电机)的配套上。机器人产品的开发,是公司未来重要的扩展领域。

英唐智控(300131):主营智能控制器,公司以数码娱乐类生活电器智能控制产品的生产及国内销售为主,兼营家居、厨卫、个人护理小型生活电器智能控制产品的生产和直接出口业务。

达华智能(002512):物联网概念股,公司主营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电子标签、RFID读卡设备的研发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在安防、交通、旅游、防伪、金融等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非接触式IC卡制造商。

和晶科技(300279):王亚伟概念股,国内大型白色家电智能控制器高端市场的领先企业。公司智能控制器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制冷类(用于冰箱、酒柜等)、洗涤类(用于滚筒、波轮洗衣机)、热控制类(用于燃气或电烤箱、壁挂锅炉、热水器等)、小家电类(用于豆浆机、电磁炉等)。其中,冰箱智能控制器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产品,并已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

和而泰(002402):家电智能控制器龙头,公司是专业从事智能控制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软件服务和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智能控制器产品出口销售额巨大,是国内最大的高端智能控制器出口企业。

蓝英装备(300293):人工智能概念股,公司主要从事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依靠在自动控制基础技术、自动控制应用技术、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的深厚基础,公司在轮胎、冶金、节能等自动控制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国内自动控制领域的知名企业;在轮胎自动控制领域,公司凭借其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公司业务已由自动控制解决方案延伸至自动化设备。

为什摸说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高技术产业,要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继续调整改造和优化结构,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开发利用煤层气,鼓励煤电联营。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行油气并举,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水利建设,要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交通运输,要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展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原材料工业,要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矿产开发,要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规范开发秩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国际合作。要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信息引导,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